出自清代朱彝尊《秦樓月》:
春眠足,畫樓十二屏山六。
屏山六。
柔波不斷,遠(yuǎn)峰難續(xù)。
庭前種盡相思木,機(jī)中織就相思曲。
相思曲,看朱成碧,視丹如綠。
注釋參考
相思木
木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昔 戰(zhàn)國 時(shí), 魏國 苦 秦 之難。嘗有民從政戍 秦 ,久不返,妻思而卒。既葬,塚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 南朝 梁武帝 《歡聞歌》之二:“南有相思木,含情復(fù)同心?!?/p>
機(jī)中
機(jī)智允當(dāng)。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酒謔》:“客曰:‘小人亦嘗留心字畫,切觀太保之書,雖 王右軍 復(fù)有不及者?!?趙 詬之曰:‘汝玩我耶?’曰:‘某嘗觀法書云, 王 書一字入木八分。今太保之書,一落筆則入木十分,豈不為過於 右軍 耶?’坐人皆賞其機(jī)中。”
相思曲
古樂府曲名。《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懊儂歌》 郭茂倩 題解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懊儂歌》者, 晉 石崇 、 緑珠 所作,惟《絲布澀難縫》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間訛謡之曲。 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 齊太祖 常謂之《中朝曲》, 梁 天監(jiān) 十一年, 武帝 敕 法云 改為《相思曲》?!?南朝 梁 王僧孺 《春思》:“復(fù)聞黃鳥吟,今作《相思曲》?!?/p>
朱彝尊名句,秦樓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花與竹無俗氣,水和山有異香,委實(shí)會(huì)受用也云莊!作者:張養(yǎng)浩作品:【雙調(diào)】水仙子
- 舞妙艷流風(fēng),歌清叩寒玉。
-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 海蚌琢成星落落,吳綾隱出雁翩翩作者:齊己作品:謝人惠十色花箋并棋子
- 與君聚散,鴻雁自春秋作者:洪希文作品:滿庭芳 送張譯史樂州秩滿歸代方驛史作
- 數(shù)君放逸仍懷古,老我悲涼況哭妻作者:趙蕃作品: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約登武安之塔為游
- 得時(shí)為醢鹽,滋味和鼎鼐作者:王令作品:書懷寄黃任道滿子權(quán)
- 析毫中睫,洞腋分龜。作者:陸龜蒙作品:舞曲歌辭·吳俞兒舞歌·弩俞
- 忽然風(fēng)景異,乃到神仙宅。
- 閑上高臺(tái),溪光山色,一洗襟塵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