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筆順
伐筆順:撇、豎、橫、斜鉤、撇、點(diǎn)伐異體字:
傠 瞂基本解釋
伐 fá ㄈㄚˊ
- 砍:伐樹(shù)??撤?。
- 征討:討伐。伐罪(征討有罪的人)。口誅筆伐。
- 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詳細(xì)解釋
伐 fá
〈動(dòng)詞〉
(1) (會(huì)意。從人,從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頭。本義:砍殺)
(2) 同本義 [kill]
伐,擊也。——《說(shuō)文》
伐,殺也?!?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廣雅》
為酒醴,伐豚羔,舞長(zhǎng)袖?!巍?蘇轍《太白山祈雨詞》
(3) 又如:伐祭(砍頭祭天);伐殺(殺戮)
(4) 砍伐 [hack;fell;cut down]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坎坎伐檀兮。——《詩(shī)·魏風(fēng)·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伐薪燒炭南山中。 ——白居易《賣(mài)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燒炭);伐薪(砍柴)
(6) 討伐,進(jìn)攻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attack]
齊師伐我?!?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左傳·莊公十年》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wú)曰侵?!?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左傳·莊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趙?!?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季氏將伐 顓臾。——《論語(yǔ)·季氏》
(7) 又如:口誅筆伐;伐叛(討伐叛逆);伐罪吊民(討伐有罪的君主,撫慰受難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brag about]
愿無(wú)伐善,無(wú)施勞。——《論語(yǔ)·公冶長(zhǎng)》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史記·淮陰侯列傳》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長(zhǎng)處);伐功矜能(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敗壞,損傷 [damage]
重被猛術(shù)。國(guó)本必伐?!巍?秦觀《治勢(shì)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殘害性命);伐生(殘害生命)
(12) 打破、挫敗 [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孫子·謀攻》
(13) 敲擊 [knock]
征人伐鼓?!?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詩(shī)·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為開(kāi)鑿 [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韓愈《汴州東西水門(mén)記》
(16) 批評(píng),責(zé)備 [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說(shuō),何逆于禮。—— 王充《論衡·問(wèn)孔》
(17) 又如:口誅筆伐
詞性變化
伐 fá
〈名詞〉
(1) 通“閥”。功勞,功業(yè) [merit]
晉侯使 卻至獻(xiàn) 楚捷于 周,與 單襄公語(yǔ),驟稱(chēng)其伐?!?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左傳·成公十六年》。 杜預(yù)注:伐,功也。
千秋無(wú)他材能術(shù)學(xué),又無(wú)伐閱功勞。——《漢書(shū)·車(chē)千秋傳》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北救趙而西卻 秦,此五霸之伐也?!?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史記·魏公子列傳》
(2) 如:伐閱(功績(jī)和資歷)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span id="o6eeuaq2" class="fbook">《周禮》
常用詞組
伐柯 伐木 伐檀 伐罪國(guó)語(yǔ)詞典
伐 ㄈㄚ fā
〈動(dòng)詞〉
砍。
如:「伐木」、「砍伐」。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遂伐其木,以益其兵?!?/p>征討、攻打。
《左傳·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qǐng)見(jiàn)?!?/p>自夸。
《論語(yǔ)·公冶長(zhǎng)》:「愿無(wú)伐善,無(wú)施勞?!?br>《淮南子·修務(wù)》:「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p>割除。
《聊齋志異·卷一·嬌娜》:「然癥雖危,可治,但膚塊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
〈名詞〉
功績(jī)、功勞。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則可以威民而懼戎,且旌君伐?!?br>《資治通鑒·卷九七·晉紀(jì)十九·穆帝永和元年》:「今戎事方興,勛伐既多,官未可滅?!?/p>
伐 ㄈㄚˊ ?fá
(一)?之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