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31-1
太和初靖恭里感事問答
問:《太和初靖恭里感事》的作者是誰?
答:太和初靖恭里感事的作者是許渾
問:太和初靖恭里感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太和初靖恭里感事是唐代的作品
問:太和初靖恭里感事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清湘吊屈原,垂淚擷蘋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清湘吊屈原,垂淚擷蘋蘩 出自 唐代許渾的《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問:清湘吊屈原,垂淚擷蘋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清湘吊屈原,垂淚擷蘋蘩 的下一句是 謗起乘軒鶴,機沉在檻猿。
問:出自許渾的名句有哪些?
答:許渾名句大全
- 送王書記之官永興白發(fā)添新鑷,紅塵滿弊衣。人生適未值,吾道豈云非。鞏洛風煙遠,函秦草樹微。長安春酒美,行樂勿令希。
- 菩薩蠻玉纖間捻花間集。赤闌干對芭蕉立。薤葉晚生涼。竹阻移小床。拗蓮牽藕線。藕斷絲難斷。彈水沒鴛鴦。教尋波底香。
- 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群峰羅立青攙攙,中有佛廟名香嚴。飛泉洶涌出峰后,四時激射蒼巖。跳珠噴雪幾百丈,下注坎險鐘為三。援蘿俯瞰石底凈,明鏡光溢青瑤函。淙流上走渠為竇,左右吞嚙何其饞。緣源散討不知極,但見洞穴爭嵚嵌。攀藤直上出云背,巖戶秘邃疑神緘。仰窺陰洞看懸乳,白龍垂須正{上髟下監(jiān)}鬖?;蚰缟w覆宛宛,或散如指長摻摻。有臺高下且十數(shù),如以勢位相臨監(jiān)。平鋪老蘚柔可坐,誰藉綠罽遺不拈。北山之石何瑣碎,形制一一如鐫鑱。叩之清越諸谷應(yīng),不意此地聞韶咸。已霜桂樹垂凍壁,未臘梅蕊輝晴嵐。浮屠曰仙好事者,奄有勝跡窮搜探。書之遠寄龍山下,云此僅止存都凡。先生以本來示我,謂我所好同甘鹹。相期歷覽在他歲,事高意篤非予堪。人生蕭散不易得,??嗍览蹫榱b銜。吾徒幸當治平日,況又無事于牽貪。便須巾車不可后,愿以幾杖從君南。
- 參寥泉羽羽竹風吹古井,點點苔花生斷綆。寒泉不浸詩人脾,謾乞山僧潑春茗。
- 西江月(琵琶)弦泛龍香細撥,聲回花底鶯雛。低眉信手巧工夫。猶帶巫煙楚雨。人占東風秀色,花籠寶髻真珠。錦絳金鳳要人扶。只恐乘鸞飛去。
- 次韻斯遠重別六言四首微祿我嗟趨走,窮苦君厭荒涼。謀道與之謀食,未知何計為長。
- 句眼中人是面前人。關(guān)榆漸落邊鴻過,誰勸劉郎酒十分。
- 答轉(zhuǎn)運王工部到壽陽卻乘流東下以詩見寄聞到清淮上,還乘清溜回。緣持使者節(jié),難把故人杯。曙蓋星銜柳,昏郵雨亞梅。愴離并感昔,都向句中來。
-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云凍風彌鳥絕蹤,洞山只道沒西東。等閑目擊誰相委,賴遇丹霞作炭紅。
- 詠史詩高陽路入高陽感酈生,逢時長揖便論兵。最憐伏軾東游日,下盡齊王七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