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隱靜
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問答
問:《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的作者是誰?
答: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的作者是吳芾
問: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是宋代的作品
問:古無住持事,但只傳法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古無住持事,但只傳法旨 出自 宋代吳芾的《和陶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
問:古無住持事,但只傳法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古無住持事,但只傳法旨 的下一句是 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
問:出自吳芾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芾名句大全
- 減字木蘭花居家學(xué)道。兩事不成擔(dān)閣了。欲要修真。不染浮華半點塵。虛心實腹。只此登仙真軌則。功滿朝元。金闕寥陽化羽仙。
- 登塵表領(lǐng)略東風(fēng)一倚闌,憑高便覺小塵寰。目窮千古關(guān)河外,身在半空煙靄間。二水護城青映帶,四山連野翠回環(huán)。英雄易老愁無極,境是人非鶴自還。
- 宿書僧(一作記院)夜水筆前澄,時推外學(xué)能。書成百個字,庭轉(zhuǎn)幾遭燈。寄墨大壇吏,分箋蜀國僧。為題江寺塔,牌掛入云層。
- 三和曾課山間種藝詩,自猶不記更誰知。豈無鼠盜食新筍,曾有鳳來棲老枝。未敢名為真福地,便應(yīng)喚做小仇池?;@輿只合村夫舉,兒子門生負笈隨。
- 范正獻奏議帖贊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漸。愛衛(wèi)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諫說豈騰口,格君當以心。想引筆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追古事以比跡,見忠臣之慮深。是雖不足契當時之感悟,不猶可以鏡方來之佞壬。此左氏所以憤乾溪之痛,而三嘆于祈招之德音。
- 惠穆呂公挽詞二首風(fēng)俗非平昔,賢豪棄此時。新阡長宿草,行路拜豐碑?;菪g(shù)遐方記,嘉猷信史知。悲涼哭墳客,不為受恩私。
- 將去廣陵別史員外南齋家聲曾與金張輩,官署今居何宋間。起得高齋臨靜曲,種成奇樹學(xué)他山。鴛鸞終日同醒醉,蘿薜常時共往還。賤子今朝獨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閑。
- 黃沙書院隱幾南窗萬念灰,只疑土木是形骸。柴門不用常關(guān)著,怕有文殊問疾來。
- 偈頌十四首若得橋行心亦行,莫教孤負見貧僧。不因通濟何如此,暗室千年忽遇燈。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不冷不熱爐鞴,半真關(guān)假金金鍮。鑄作瓶盤釵釧,卻成品字柴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