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57_10
幽院早春問答
問:《幽院早春》的作者是誰?
答:幽院早春的作者是柳中庸
問:幽院早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幽院早春是唐代的作品
問:幽院早春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 出自 唐代柳中庸的《幽院早春》
問: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 的下一句是 隔簾春雨細,高枕曉鶯長。
問:出自柳中庸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中庸名句大全
- 七言四韻十六首好把真鉛著意尋,莫教容易度光陰。但將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可謂道高龍虎伏,堪言德重鬼神欽。已知永壽齊天地,煩惱無由更上心。
- 晚次江陵楚路接江陵,倦行愁問程。異鄉(xiāng)無舊識,多難足離情。落日懸秋樹,寒蕪上廢城。前山不可望,斷續(xù)暮猿聲。
- 偶書凈信院壁系舟曾訪遠公廬,游屐重來一紀馀。惟有湖山如往日,懶將前事問禽魚。
- 七言四韻十六首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樞。須知大隱居鄽市,何必深山守靜孤。
- 送鄭司直歸上都歲歲逢離別,蹉跎江海濱?;掠纬沙希l(xiāng)思逐秦人。馬首歸何日,鶯啼又一春。因君報情舊,閑慢欲垂綸。
- 龍游道中三首山連遠近慘澹,水合東西渺瀰。舊說詩中有畫,今成畫里尋詩。
- 司馬錯論伐蜀標簽:古文觀止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蓖踉唬骸罢埪勂湔f?!薄 υ唬骸坝H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jù)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yè)也。今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袢?、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于戎狄,去王業(yè)遠矣?!薄 ∷抉R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愿從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薄 』萃踉唬骸吧?!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 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商也哀未散,歲月忽已秋。祥琴雖未調,余悲不敢留。矧此乃韻語,未入金石流。羲之生五子,總角出銀鉤。吾家有二許,下筆兩不休。君言不能詩,此語人信不。千鐘斯為堯,百榼斯為丘。陋矣陶士衡,當以大白浮。酒中那有失,醉則不驚鷗。明當罰二子,已洗兩玉舟。
- 登玉京洞遇雨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復清。未能蓬島去,且上玉京行。古洞深無底,幽泉細有聲。山靈知我意,賸乞片時晴。
- 騰騰八年流落醉騰騰,點檢行藏喜不勝。烏帽素餐兼施藥,前生多恐是醫(yī)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