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飄香去不歸,
出自唐代李賀《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三月》: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幾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
新翠舞襟靜如水。
光風轉蕙百馀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飄香去不歸,。
梨花落盡成秋苑。
注釋參考
曲水
古代風俗,于農(nóng)歷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 魏 晉 以后始固定為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環(huán)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為樂,稱為曲水。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詩:“曲水流觴日,倡優(yōu)醉度旬?!?清 魏源 《岱麓諸谷詩·岱谷陪尾山源》:“人間曲水觴,竟忘仙鬼宅。”參見“ 上巳 ”。參閱 宋 黃朝英 《靖康緗素雜記·曲水》。
飄香
飄香 (piāoxiāng) 被和緩的氣流飄送且能被感覺到的香味 drifting fragrance 她經(jīng)常使用的那種清雅、溫和的香水的微弱飄香不歸
(1).不返家?!对姟め亠L·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xiāng)試,遂不歸,止而受教?!?/p>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p>
李賀名句,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三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曉鈺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