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文《行行江水邊》:
朝行江水邊,莫行江水邊。
乍與江水別,江水復(fù)在前。
江水勝人心,相隨何纏{1-1}綿。
相隨何纏{1-1}綿,幸勿鳴悲煎。
我悲為我弟,君悲亦胡然。
注釋參考
相隨
(1).亦作“ 相隋 ”。謂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之相隨。” 馬王堆 漢 墓帛書(shū)《老子·道經(jīng)》作“相隋”。
(2).伴隨;跟隨。《史記·蘇秦列傳》:“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shuō)》:“夫説貴撫會(huì),弛張相隨?!?馬烽 《飼養(yǎng)員趙大叔》:“說(shuō)完,匆匆忙忙相隨那女人走了?!?/p>
鳴悲
猶悲鳴。 唐 柳宗元 《零陵贈(zèng)李卿元侍御簡(jiǎn)吳武陵》詩(shī):“鎩羽集枯榦,低昂互鳴悲。” 宋 范成大 《次韻子永見(jiàn)贈(zèng)建除體》:“破窗風(fēng)鳴悲,孤客多慨傷。”
趙文名句,行行江水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