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項安世《次韻王司理二首》:
對敵何曾挫一毫,避人堪笑卻成逃。
莫思蓬戶飛三箭,且向椿闈帶兩髦。
年少枉隨流水去,老來方悟入山高。
兒童已辨新詩句,擬釘門符換書桃。
注釋參考
對敵
對敵 (duìdí) 對付敵人 fight an enemy 我們團結(jié)對敵 面對敵人 confront 對敵作戰(zhàn)何曾
何曾 (hécéng) 反問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tǒng)?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極小或很少?!读凶印钪臁罚骸肮胖藫p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宋 蘇軾 《前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十:“如今 韓生 吉帖婚書,并無一毫虛謬?!薄剁R花緣》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屢要學劍,奈教師此道不精,不過敷衍教了兩個勢子,卻是一毫無用?!?葉圣陶 《潘先生在難中》:“他更從利害遠近種種方面著想,覺得回去終于是天經(jīng)地義。便把惱恨擱在一旁,臉上也不露一毫形色?!?/p>
避人
猶避世。 唐 吳融 《偶書》詩:“只此無心便無事,避人何必 武陵源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阮懷寧》:“ 阮 避人於此山,每夕與狎客飲,以三鼓為節(jié)。”亦指避世之人。 清 方文 《乾明寺雜詠》:“野寺荒涼三五間,避人于此暫休閒?!?/p>
堪笑
可笑?!斗馍裱萘x》第七九回:“堪笑 徐芳 徒逆命,枉勞心思竟何從!”
項安世名句,次韻王司理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劉商〔唐代〕
- 司徒陳公挽詞二首——— 梅堯臣〔宋代〕
- 烏夜啼(八之一)——— 陸游〔宋代〕
- 發(fā)襄城寄曼叔——— 韓維〔宋代〕
- 定風波·山路風來草木香——— 辛棄疾〔宋代〕
-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趙蕃〔宋代〕
-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 蘇軾〔宋代〕
- 和二兄書事三首——— 李廌〔宋代〕
- 詠丹桂贈周純甫馮德厚——— 袁甫〔宋代〕
- 輿人誦——— 佚名〔先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