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恭非不濟,感遇志如茲
出自宋代夏竦《奉和御製讀五代周史》:
文伯懷明識,英規(guī)世所推。
濟時陳策畫,急用備論思。
隘郭爰增廣,煩音亦改為。
溫恭非不濟,感遇志如茲。
注釋參考
溫恭
溫和恭敬?!稌に吹洹罚骸盀F哲文明,溫恭允塞?!?孔穎達 疏:“溫和之色,恭遜之容。”《詩·商頌·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恪?!薄侗笔贰ね踅芡跤碌葌髡摗罚骸胺蛭氖繎褱毓е伲浔滓才橙?;武夫稟剛烈之資,其弊也敢悍?!薄稏|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勾踐 內(nèi)懷虎狼之心,外飾溫恭之貌?!?/p>
不濟
不濟 (bùjì) 差,不好 no good;not of any help (use);of no use 幾個兄弟中他是最不濟的一個 第二天,不但眼睛窊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斞浮蹲8!? 不成功 will fail (die) 事又不濟,反為所笑!——《三國演義》感遇
(1) [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對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
且先帝謬顧,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晉書·庾亮傳》
(2) [sigh forth one's sufferings]∶對自己命運的感慨
(3) [sigh with emotion]∶對所遇事物的感慨
詳細解釋(1).感激知遇。 晉 庾亮 《上疏乞骸骨》:“且先帝謬顧,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薄杜f五代史·唐書·明帝紀六》:“ 琪 , 梁 之故相,私懷感遇,敘 彥威 在 梁 歷任,不欲言偽 梁 故也?!?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詩:“感遇興長謡,來章緬幽契。”
(2).對所遇事物的感慨。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又有事物牽於外,情理動於內(nèi),隨感遇而形於嘆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p>
(3).感應遇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林塘 知其異人,因問以神仙感遇之事。”
夏竦名句,奉和御製讀五代周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