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岳《山居七詠湛然亭》:
一念惟余睡作魔,鷗閒不與世同波。
邇來定力空諸妄,如以摩尼照濁河。
注釋參考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宋 陸游 《自規(guī)》詩:“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p>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度释醢闳舨_蜜經(jīng)·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p>
余睡
謂剛醒后的未盡的睡意。 宋 歐陽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詩:“微風動涼襟,曉氣清餘睡?!?/p>
不與
不與 (bùyǔ)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同波
(1).同其波瀾。喻順時而動。《莊子·刻意》:“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成玄英 疏:“應感而動,與陽氣同其波瀾。動靜順時,無心者也。”
(2).同其波瀾。喻混同于流俗。《魏書·高允傳》:“ 潘符 摽尚, 杜熙 好和;清不潔流,渾不同波?!?唐 柳宗元 《種術》詩:“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
方岳名句,山居七詠湛然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音律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