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項安世《歸州女》:
歸州女兒雙髻丫,手提酒瓶頭戴花。
左手持杯在手瀉,灘頭勸客爭邀遮。
灘頭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頭捽沙。
呼聲半竭力欲盡,粟米一釂勝流霞。
腰問五錢豈足惜,釧中十指如春芽。
顏行屬目百丈縱,三老發(fā)怒雙槌撾。
頩然相顧各分散,頃刻捩柂如輕槎。
君不見世間勇怯皆如許,意根一斷前無御。
多少功名蓋世人,一點依違笑千古。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栋儆鹘洝び^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閑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愿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p>
如許
如許 (rúxǔ) 多么,這么 so 花兒美如許 如此多,那樣多 so many/much 這狗官竟貪污了如許資財 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發(fā)?!巍?范成大《盤龍驛》意根
佛教語。為六根中的第六根。謂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 清 龔自珍 《五重證義》:“ 觀世音 用耳根, 香積佛 眾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師 用意根?!?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性上》:“意根之動,謂之意識?!眳⒁姟?六根 ”。
一斷
(1).謂完全取決?!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胺也粍e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宋 陸九淵 《取二三策而已矣》:“然則於《武城》之篇,不惟其書之信而一斷之以理,以何疑焉?”
(2).一經斷絕。 漢 王充 《論衡·儒增》:“頭一斷,手不能取他人之頭著之於頸。” 唐 聶夷中 《過比干墓》詩:“乾綱既一斷,賢愚無二門。”
(3).佛家語。謂斷一種煩惱即斷一切煩惱。 唐 盧延讓 《贈僧》詩:“浮世浮華一斷空,偶拋煩惱到蓮宮。”
項安世名句,歸州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