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垂到復歸去,安道雖知未易邀
出自宋代司馬光《與樂道約會超化寺比至樂道以疾先歸途中有詩》:
顛毛種種齒浮搖,屈指交游漸寂寥。
時較半朝非是晚,路無數(shù)里不為遙。
子猷垂到復歸去,安道雖知未易邀。
古寺徘徊久東望,青春云日冷蕭蕭。
注釋參考
子猷
晉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xing{1-1}愛竹,曾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居 會稽 時,雪夜泛舟 剡溪 ,訪 戴逵 ,至其門不入而返。人問其故,則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遂傳為佳話。 唐 李白 《尋陽送弟》詩:“ 尋陽 非 剡水 ,忽見 子猷 船?!?宋 梅堯臣 《次韻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歸》:“ 子猷 多興憐飛雪,向晚歸時又見飄。” 明 高啟 《水龍吟·畫紅竹》詞:“再相逢 子猷 還惜,此君未老,歲寒猶有少年顏色?!?/p>
復歸
回復到(某種狀態(tài)):暴風雨過后,湖面~平靜。未易
不易;難于。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yīng)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lián)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lián)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yōu)劣。”
司馬光名句,與樂道約會超化寺比至樂道以疾先歸途中有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