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潛《謝世詩》:
伶仃七十翁,間關(guān)四千里。
縱非煙瘴窟,自無逃生理。
去年三伏中,葉舟遡梅水。
燥風扇烈日,熱喘乘毒氣。
盤回七十灘,顛頓常驚悸。
肌體若分裂,肝腸如擣碎。
支持達循州,荒涼一墟市。
托跡貢士闈,古屋已頹圮。
地濕暗流泉,風雨上不庇。
蛇鼠相交羅,螻蟈聲怪異。
短垣逼閭閻,檐楹接尺咫。
凡民多死喪,哭聲常四起。
夷或哭其夫,父或哭其子。
爾哭我傷懷,傷懷那可止。
悲愁復悲愁,憔悴更憔悴。
陰陽寇乘之,不覺入腠理。
雙足先蹣跚,兩股更重膇。
擁腫大如椽,何止患蹠盭。
淫邪復入腹,喘促妨臥寐。
脾神與食仇,入口即嘔噦。
膏肓勢日危,和扁何為計。
人生固有終,蓋棺亦旋已。
長兒在道涂,不及見吾斃。
老妻對我啼,數(shù)仆環(huán)雪涕。
綿蕞斂形骸,安能備喪禮。
孤柩倚中堂,幾筵聊復爾。
骨肉遠不知,鄰里各相慰。
相慰亦何言,眼眼自相視。
龍川水泱泱,敖山云委委。
云飛何處歸,水流何處止。
悠悠旅中魂,云水兩迢遞。
朝廷有至仁,歸骨或可覬。
魂兮早還家,毋作異鄉(xiāng)鬼。
注釋參考
陰陽
陰陽 (yīn-yáng) 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a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范疇,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zhì)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冻o·屈原·涉江》 日月運轉(zhuǎn)之學 陰陽歷算?!逗鬂h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秴问洗呵铩げ旖瘛?h3>不覺不覺 (bùjué)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fā)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腠理
腠理 (còulǐ) 中醫(yī)指皮膚的紋理和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 the natural fibre line of meat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寫作中的思路 the thread of thought in writing吳潛名句,謝世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