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武林書事九首》:
竹林七賢六有子,何獨無聞劉伯倫。
夢想先師授書處,城東風雨臥荒墳。
注釋參考
竹林七賢
魏 晉 之間 陳留 阮籍 、 譙郡 嵇康 、 河內 山濤 、 河南 向秀 、 籍 兄子 咸 、 瑯邪 王戎 、 沛 人 劉伶 相與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時人號為“竹林七賢”。見《三國志·魏志·嵇康傳》“ 嵇康 文辭壯麗,好言 老 莊 而崇奇任俠”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謝 遏 諸人共道竹林優(yōu)劣, 謝公 云:‘先輩初不臧貶七賢?!币喾Q“ 竹林七子 ”。 唐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竹林七子去道賒, 蘭亭 雄筆安足夸。”
何獨
猶何誰,誰人。獨,猶孰。 明 李東陽 《題徐都憲椒園》詩:“人家何獨無此堂,豈有喬木參天長?” 明 李東陽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間,何獨無父子?”
無聞
無聞 (wúwén) 沒有名聲;沒有成名 inglorious 默默無聞 指耳聾 deaf 耳無聞,目無見伯倫
晉 劉伶 的字。 伶 與 阮籍 嵇康 等六人友好,稱竹林七賢。嘗作《酒德頌》,自稱“惟酒是務,焉知其餘”。后世以 伶 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唐 韓愈 《送高閑上人序》:“ 僚 之於丸, 秋 之於弈, 伯倫 之於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 唐 孟郊 《百憂》詩:“ 伯倫 心不醉,四皓跡難留?!?宋 朱弁 《風月堂詩話》卷上:“ 東坡 云:‘詩文豈在多,一頌了 伯倫 ’。是 伯倫 他文字不見於世矣?!?/p>
方回名句,武林書事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