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韋應物《學仙二首》:
昔有道士求神仙,靈真下試心確然。
千鈞巨石一發(fā)懸,臥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試過,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氣冉冉漸不見,留語弟子但精堅。
石上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豈不見古來三人俱弟兄,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
上有青冥倚天之絕壁,下有颼飗萬壑之松聲。
仙人變化為白鹿,二弟玩之兄誦讀。
讀多七過可乞言,為子心精得神仙。
可憐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萬年。
注釋參考
千鈞
三十斤為一鈞,千鈞即三萬斤。常用來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書·錯法》:“ 烏獲 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宋 楊億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紀事二十二韻》:“千鈞寧覺重,七札豈曾妨?!?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章:“這念頭一起,就是千鈞之力也收它不住?!?/p>
一發(fā)
一發(fā) (yīfā) 更加;越發(fā) more;even more 如果處理不當,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一同;一并 together 一發(fā) (yīfà) 一根頭發(fā) a hair韋應物名句,學仙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