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處權(quán)《贈高老》: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許,我聲已載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陽谷溫。
從來第一義,入耳簡不煩。
不謂兵火余,見此只樹園。
仰沐方外契,藹然風(fēng)味存。
我詩如廢井,已涸寧有源。
又如既老馬,力盡不復(fù)奔。
空余浩然氣,踵見常焞焞。
熊經(jīng)非我事,詎以胎息論。
蒙莊豈達者,區(qū)區(qū)說鵬鯤。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對節(jié)物,凄斷游子魂。
山晚云欲雪,陰風(fēng)樹雅翻。
不見柴桑翁,此意無語言。
注釋參考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第一義
(1).佛教語。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稱第一義諦、真諦、勝義諦。與世諦、俗諦或世俗諦對稱?!洞蟪巳肜阗そ?jīng)·集一切佛法品》:“第一義者是圣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是圣智內(nèi)自證境,非言語分別智境。言語分別不能顯示?!薄秹?jīng)·付囑品》:“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唐 杜甫 《謁文公上方》詩:“愿聞第一義,迴向心地初。”
(2).泛指最為重要的道理。 明 羅洪先 《論學(xué)書》:“力行是 孔 門第一義?!?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五》:“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4嫖覀?,的確是第一義?!?/p>
入耳
入耳 (rù ěr) 悅耳;中聽 pleasant to the ear 不堪入耳不煩
(1).無須煩勞。《荀子·彊國》:“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南史·宋武帝紀》:“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煩臨朝。”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公慨然曰:‘ tang{1|1}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斷不煩諸君曲筆。’后果殉難?!?/p>
(2).不急躁?!段倪x·宋玉<高唐賦>》:“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李善 注:“不煩,不躁也?!?/p>
(3).不煩冗。《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法省而不煩?!?高誘 注:“煩,多也。” 宋 龔鼎臣 《東原錄》:“然 秩 ( 劉秩 )書太略, 白 ( 宋白 )書太煩。不煩不略,最為適中者, 佑 ( 杜佑 )書也。”
李處權(quán)名句,贈高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