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镃《雜興》:
圣學律萬世,玉振仍金聲。
大賢務矯俗,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終,流弊固難行。
求圓能舍規(guī),魯男烏可輕。
注釋參考
圣學
指 孔子 之學。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后儒不明圣學,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 康熙 朝,以 朱子 昌明圣學,有益斯文,命禮臣升躋神位於十哲之次?!?梁啟超 《日本橫濱中國大同學校緣起》:“北肇強學於京師,南開圣學於 桂海 ?!?/p>
萬世
萬世 (wànshì) 很多世代;年代久遠 all ages 萬世師表玉振
(1).謂磬聲振揚?!睹献印とf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孟子二》:“所謂‘金聲而玉振之’者,以金聲始洪而終殺,必以玉聲振揚之。此‘之’字即指金聲而言。”
(2).謂振揚天子之德音?!稘h書·兒寬傳》:“唯天子建中和之極,兼總條貫,金聲而玉振之,以順成天慶,垂萬世之基?!?顏師古 注:“言振揚德音,如金玉之聲。”
(3).形容帝王仁德的聲音?!稌x書·景帝紀》:“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明當大會,萬眾瞻穆穆之容,公卿聽玉振之音?!?/p>
(4).比喻文辭聲調(diào)鏗鏘。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儁。飛辯摛藻,華繁玉振?!?/p>
(5).謂著述繼美前賢。《晉書·衛(wèi)玠傳》:“昔 王輔嗣 吐金聲於中朝,此子復玉振於 江 表。微言之緒,絶而復續(xù)?!?王國維 《觀堂集林·<國學叢刊>序》:“二 劉 金聲於 隋 代, 孔賈 玉振於 唐 初。”
(6).古琴名。 元 陶宗儀 《輟耕錄·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雪、玉振、黃鵠、秋嘯。”
金聲
(1).指鉦聲?!盾髯印ぷh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薄稘h書·李陵傳》:“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 顏師古 注:“金謂鉦也,一名鐲?!?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將秉先登羽,豈敢聽金聲?!?/p>
(2).指鐘聲。 唐 沉佺期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樂公主山池》詩:“興盡方投轄,金聲還復傳?!?宋 蘇軾 《十二琴銘·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陽之庭。奏刀而玉質,成器而金聲?!?清 金人瑞 《長夏讀杜詩有懷明人法師卻寄二十四韻》:“金聲齊雅頌,玉尺辨毫釐?!?/p>
(3).指金石聲。 唐 唐彥謙 《亂后經(jīng)表兄瓊華觀舊居》詩:“醉中篇什金聲在,別后音書錦字空。” 明 何景明 《贈子言》詩:“腰佩白玉環(huán),手擲金聲賦?!?葉景葵 《<蔽廬叢志>序》:“金聲擲地,誦 左 賦而俗耳頓聰。”
(4).對人聲音的美稱。 明 沉仕 《桂枝香·詠鏡題情》曲:“愛你秋波如練,金聲嬌軟?!?/p>
(5).恭敬的聲音?!兑葜軙ほ罕!罚骸氨拔蝗嵘?,金聲以合之?!?朱右曾 校釋:“金聲,肅也?!?/p>
(6).比喻美好的聲譽。 晉 劉琨 《勸進表》:“玉質幼彰,金聲夙振?!?唐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詩:“玉貌承嚴訓,金聲稱上才。”
(7).指聲譽傳播。 王國維 《觀堂集林·<國學叢刊>序》:“二 劉 金聲於 隋 代, 孔 賈 玉振於 唐 初?!?/p>
張镃名句,雜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