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傅察《送傳倅》:
洺之水兮,其流舒舒。
公之來兮,朱服熊車。
士元展驥,仲舉題輿。
公之來兮,民斯樂胥。
洺之水兮,其流洋洋。
公之化兮,春雨秋陽(yáng)。
袴襦頌洽,禾黍歲穰。
公之化兮,民斯悅康。
洺之水兮,其流彌彌。
公這去兮,旌旂旖旎。
父老攀轅,縉紳方軌。
公之去兮,瞻望徙倚。
洺之水兮,其流泄泄。
公之德兮,此邦所愒。
吏遵其畫,人懷其惠。
公之德兮,久而弗替。
洺之水兮,其流活活。
公這名兮,茲其彌達(dá)。
翔于朝寧,騫于省闥。
公之名兮,莫我敢遏。
注釋參考
舒舒
(1).水流緩慢貌。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贈(zèng)張籍》詩(shī):“ 淮 之水舒舒, 楚 山直叢叢。” 宋 蘇軾 《新渠詩(shī)》:“ 新渠 之水,其來舒舒,溢流於野,至於通衢。”
(2).行動(dòng)遲緩貌。 唐 韓愈 《復(fù)志賦》:“排國(guó)門而東出兮,慨余行之舒舒?!?宋 王安石 《得子固書因寄》詩(shī):“子行何舒舒,吾望已汲汲?!?/p>
(3).安適貌。 唐 孟郊 《靖安寄居》詩(shī):“役生皆促促,心竟誰舒舒?!?明 方孝孺 《思孝堂記》:“人恒在乎親側(cè),朝而怡怡,暮而舒舒,豈知其為樂哉?”
(4).迎風(fēng)飄拂貌。 宋 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公來自東,旗纛舒舒。” 宋 陸游 《將之京口》詩(shī):“船頭坎坎回帆鼓,旗尾舒舒下水風(fēng)?!?/p>
傅察名句,送傳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我欲棄官重問道,寸莛何以得舂容作者:蘇軾作品:和歐陽(yáng)少師會(huì)老堂次韻
- 觸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鳥不成啼作者:宋庠作品:春日會(huì)連舜賓別墅
- 遂追賦《游金山寺》一闋,倚其聲而歌之
- 始得入峽詩(shī),深味作詩(shī)旨。作者:王周作品:志峽船具詩(shī)·百丈
- 劉棻慕子云作者:江總作品:借劉太常說文詩(shī)
- 知命愁難入,無私禍不侵作者:釋印肅作品:應(yīng)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 萬里朝宗誠(chéng)可羨,百川流入渺難分
- 誰知問津客,空作揚(yáng)雄嘲。作者:長(zhǎng)孫佐輔作品:山行書事
- 潘郎怕老,又禁得、雪添雙鬢作者:邵亨貞作品:長(zhǎng)亭怨慢 楊花
- 梅魄蘭魂,香染九秋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