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朱彝尊《留春令》:
針樓殘燭,鏡臺(tái)剩粉,醉眠曾許。
長(zhǎng)記羅賬夢(mèng)回初,響幾點(diǎn)催花雨。
別淚連絲繁主薄,剩定情詩(shī)句。
一樣霜天月仍圓,只不照凌波步。
注釋參考
針樓
《西京雜記》卷一:“ 漢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開襟樓 ,俱以習(xí)之。”《太平御覽》卷八三○引 南朝 梁 顧野王 《輿地志》:“ 齊武 起 曾城觀 ,七月七日宮人登之穿針,世謂穿針樓?!焙笠浴搬槝恰敝^婦女所居之樓。 唐 沉佺期 《牛女》詩(shī):“粉席秋期緩,針樓別怨多?!?唐 陳元初 《憶長(zhǎng)安·七月》詩(shī):“七夕針樓競(jìng)出,中元香供初移?!?/p>
鏡臺(tái)
鏡臺(tái) (jìngtái) 裝著鏡子的梳妝臺(tái) dressing table剩粉
殘馀的脂粉。謂馀香。 明 湯顯祖 《紫簫記·游仙》:“佳人并逐花源去,賸粉殘脂最可憐?!?清 王夫之 《和梅花百詠詩(shī)·竹梅》:“長(zhǎng)疑賸粉歸何處,密裹龍孫出籜枝。”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計(jì)姬歸余四年,見其新粧炫服,祇此一朝而已。羅襟賸粉,繡襪餘香,金翠叢殘,覽之隕涕。”
朱彝尊名句,留春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