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言箴儆堪垂世,歷歷行藏自譜年
出自宋代劉克莊《題唐察院詩卷二首》:
細(xì)讀公詩屢絕編,心知妙處口難傳。
言言箴儆堪垂世,歷歷行藏自譜年。
但覺朱弦馀倡嘆,不煩玉斧玉雕鐫。
小儒可是通身膽,擬為坡仙注大全。
注釋參考
言言
(1).指歡言。《詩·大雅·公劉》:“于時(shí)言言,于時(shí)語語?!?唐 孟郊 《自惜》詩:“徒有言言舊,慚無默默新。” 清 龔自珍 《懷我生之先箴》:“吾末從而游,吾恍惚與言言,與語語。”
(2).高大貌;茂盛貌?!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芭R衝閑閑,崇墉言言?!?毛 傳:“言言,高大也?!?孔穎達(dá) 疏:“言言是城之狀,故為高大?!?宋 王令 《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明 宋濂 《篷軒銘》:“斯堂暨軒,閑閑言言?!?/p>
(3).用言語表達(dá)?!读凶印ふf符》:“夫知言之謂者:不以言言也?!?張湛 注:“言言則無微隱?!?盧重玄 解:“夫情生而事彰,味殊而可嘗,唯神之無方。知言之謂者,神會(huì)也。” 唐 王維 《謁璿上人》詩序:“色空無得,不物物也;嘿語無際,不言言也?!?/p>
(4).句句。 宋 趙與時(shí) 《賓退錄》卷二:“ 白樂天 如 山 東父老課農(nóng)桑,言言皆實(shí)?!?金 元好問 《豐山懷古》詩:“落落出奇策,言言揭孤忠。”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如《中秋賞月》一折,同一月也,出于 牛氏 之口者,言言歡悅;出于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涼?!?/p>
(1).和敬貎。言,通“ 誾 ”?!抖Y記·玉藻》:“二爵而言言斯?!?鄭玄 注:“言言,和敬貌。” 陸德明 釋文:“言言,魚巾反?!?孔穎達(dá) 疏:“ 皇氏 云:‘讀言為誾,義亦通也?!?明 何大復(fù) 《贈(zèng)向先生序》:“君子之受爵也,一爵而灑然,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p>
(2).威嚴(yán)貌。言,通“ 誾 ”。 唐 劉禹錫 《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惟 唐德宗 ,道類 漢宣 ,責(zé)實(shí)繩下,風(fēng)稜言言?!薄缎绿茣ざ涡銓?shí)顏真卿傳贊》:“雖千五百歲,其英烈言言,如嚴(yán)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明 宋濂 《元故朝列大夫知婺州路總管府事致仕趙侯神道碑銘》:“言言 趙侯 ,萬人之英,歷仕州邑,以治劇稱。”
箴儆
猶規(guī)戒?!秶Z·楚語上》:“昔 衛(wèi)武公 年數(shù)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韋昭 注:“箴,刺也;儆,戒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五年》:“ 仁宗皇帝 講學(xué)之外,為圖鑒古,不忘箴儆;又圖寫三朝事跡,欲子孫知祖宗之功烈?!?/p>
垂世
留傳于世?!叮紩拘颉罚骸芭e其宏綱,撮其機(jī)要,足以垂世立教?!?金 王若虛 《君事實(shí)辨下》:“史書垂世之言,安可不出於大公至正耶?” 清 鈕琇 《觚賸·著書三家》:“著書之家,海內(nèi)寥寥,近唯《日知録》、《正字通》、《廣東新語》三書,可以垂世?!?/p>
歷歷
歷歷 (lìlì) 一個(gè)個(gè)清晰分明 distinctly;clearly 歷歷可數(shù) 歷歷在目行藏
[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xì)等
數(shù)問其行藏。——《元史·楊?yuàn)J傳》
詳細(xì)解釋(1).指出處或行止。語本《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晉 潘岳 《西征賦》:“ 孔 隨時(shí)以行藏, 蘧 與國而舒卷?!?唐 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詩:“功業(yè)須及時(shí),立身有行藏。” 宋 蘇舜欽 《又答范資政書》:“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非罪戾人之所可為也?!?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這 湖南 、 湖北 ,也還可戰(zhàn)可守,且觀成敗,再定行藏?!?/p>
(2).引申為攻守;出沒。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一》:“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皆圖兵勢行藏之權(quán),自后深識(shí)者所不能了。”
(3).行跡;底細(xì);來歷。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那 紅娘 對(duì) 生 一一話行藏?!薄剁R花緣》第五五回:“ 洛紅蕖 見老尼之話不倫不類,惟恐被人識(shí)破行藏?!?秦牧 《鬣狗的風(fēng)格》:“有一種動(dòng)物,叫做鬣狗,不知道你見過沒有?注意過它的模樣、行藏和風(fēng)格嗎?”
劉克莊名句,題唐察院詩卷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