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仇遠《三更汎舟謝達》:
一望四十里,瀰漫白浸天。
何年圍此水,為我墾成田。
風使帆船疾,云和竹葦連。
末流溪轉狹,浮沫帶蛟涎。
注釋參考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皝辛⒉萜拢煌o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煙冷落,殿宇荒涼?!?/p>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薄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拔疫@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wèi)國 。”
仇遠名句,三更汎舟謝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主題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