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庵以靜者,無乃自起爭
出自宋代文同《興元府園亭雜詠靜庵》:
知?jiǎng)右詾榛?,既知即非靜。
名庵以靜者,無乃自起爭。
為語庵中人,勿以靜為病。
注釋參考
靜者
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秴问洗呵铩彿帧罚骸暗玫勒弑仂o,靜者無知?!?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過始寧墅》詩:“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黃節(jié) 注引《論語》:“智者動(dòng),仁者靜?!?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 蔡侯 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仇兆鰲 注:“ 夢(mèng)弼 謂: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清 趙翼 《題鄒蓮浦小照》詩:“超然靜者心,小憇寄幽矚。”
無乃
無乃 (wúnǎi) 表示委婉反問。不是;豈不是 wouldn’t that be…? 無乃爾是過與?!墩撜Z·季氏》 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文同名句,興元府園亭雜詠靜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