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壇齋帝,禮樂祀天
出自唐代佚名《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
郊壇齋帝,禮樂祀天。
丹青寰宇,宮徵山川。
。
神祇畢降,行止重旋。
融融穆穆,納祉洪延。
注釋參考
郊壇
古代為祭祀所筑的土壇,設(shè)在南郊。 唐 高適 《過盧明府有贈》詩:“明日復(fù)行春,逶迤出郊壇。”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大禮》:“冬至有事於南郊,或用次年元日行事。先於五六月內(nèi)擇日命司漕及修內(nèi)司修飾郊壇……郊壇,天盤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級,分四成?!?清 魏源 《金陵懷古》詩之五:“ 南都 勝國駐旌旗,宮闕郊壇尚有基?!?/p>
禮樂
禮節(jié)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dá)到尊卑有序遠(yuǎn)近和合的統(tǒng)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tǒng)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孔穎達(dá) 疏:“樂主和同,則遠(yuǎn)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xí)合禮樂?!?高誘 注:“禮所以經(jīng)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fēng)易俗,蕩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p>
祀天
祭祀天神。帝王郊祭的古禮?!吨芏Y·天官·司裘》:“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zhì)?!?賈公彥 疏:“謂四時所有祭天之事皆共之。”《漢書·郊祀志下》:“祀天則天文從,祭墬則墬理從?!?清 朱大韶 《駁萬氏分至不系時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 周 以冬日至,祀天於南郊,以 后稷 配?!?/p>
佚名名句,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