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孟郊《勸善吟》
瘦郭有志氣,相哀老龍鐘。勸我少吟詩,俗窄難爾容。
一口百味別,況在醉會(huì)中。四座正當(dāng)喧,片言何由通。
顧余昧?xí)r調(diào),居止多疏慵。見書眼始開,聞樂耳不聰。
視聽互相隔,一身且莫同。天疾難自醫(yī),詩癖將何攻。
見君如見書,語善千萬重。自悲咄咄感,變作煩惱翁。
煩惱不可欺,古劍澀亦雄。知君方少年,少年懷古風(fēng)。
藏書拄屋脊,不惜與凡聾。我愿拜少年,師之學(xué)崇崇。
從他笑為矯,矯善亦可宗。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gè)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古風(fēng)
古風(fēng) (gǔfēng) 古人之風(fēng)。指質(zhì)樸淳古的習(xí)尚、氣度和文風(fēng),也指質(zhì)樸的生活作風(fēng) ancient customs 這個(gè)山村的人衣冠簡(jiǎn)樸,古風(fēng)猶存 詩體名。即古詩、古體詩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usu.孟郊名句,勸善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醍醐鳥——— 魏野〔宋代〕
- 子夜歌十八首——— 晁采〔唐代〕
- 大滌洞天留題——— 張遜〔元代〕
- 送蓬丘山人張以道歸吉州——— 曹彥約〔宋代〕
- 贈(zèng)潘岳詩——— 陸機(jī)〔魏晉〕
- 高陽臺(tái)(壽毛荷塘)——— 吳文英〔宋代〕
- 題靈溪蘭若壁——— 釋行海〔宋代〕
- 畫笥有二粉頭各題一絕——— 劉克莊〔宋代〕
- 古風(fēng)二首寄汪明道——— 洪邁〔宋代〕
- 再用魏城驛韻貽白綿州——— 李流謙〔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