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嵲《泛舟觀雨》:
云氣交流晝窈冥,疾風(fēng)吹雨雜荷聲。
山隨明晦姿橫出,舟入渺茫詩(shī)漸成。
托跡江湖三畝足,放懷天地一身輕。
銜杯不用嗟羈寓,未必乘槎勝此行。
注釋參考
托跡
見(jiàn)“ 托跡 ”。
亦作“ 托跡 ”。猶寄身。多指寄身方外,或遁處深山或賤位,以逃避世事。 明 高啟 《送呂山人入道序》:“而其隱也,皆托跡山林為 老氏 之徒。” 明 夏完淳 《獄中上母書(shū)》:“慈君托跡于空門(mén),生母寄生于別姓?!?清 新小武 《易水餞荊卿》:“因此隱忍遷就,托跡屠沽?!?/p>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yuǎn)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shí)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yuǎn)。——宋· 范仲淹《岳陽(yáng)樓記》放懷
(1).縱意,放縱情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宋玉 含才,頗亦負(fù)俗,始造《對(duì)問(wèn)》,以申其志,放懷寥廓,氣實(shí)使之?!?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薛偉》:“樂(lè)浩汗之域,放懷清江;厭巘崿之情,投簪幻世。”
(2).開(kāi)懷,放寬心懷。 唐 溫庭筠 《春日偶作》詩(shī):“自欲放懷猶未得,不知經(jīng)世竟如何?” 明 張煌言 《閑居》詩(shī):“人居閒處非佳境,事到難時(shí)且放懷?!?王西彥 《鄉(xiāng)下朋友》:“ 莊道耕 先生又復(fù)放懷喝了幾杯酒?!?/p>
地一
神名?!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泰一 。”
張嵲名句,泛舟觀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狙擊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