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遂《贈薜道士》:
覿面逢幽侶,裝懷解吏紛。
曾敲筠戶月,屢宿柳塘云。
離索知余恨,來過謝子勤。
山中新雨足,幾處未耕耘。
入道猶將母,人心信秉彝。
每能圖樂事,誰與寫時思。
欲覓徽君筆,難當(dāng)幼婦辭。
只應(yīng)憂世切,聊此覺良知。
周詩山寺滿,騎馬□中尋。
淡泊人無識,吟嗟子獨(dú)深。
動中觀造化,靜處養(yǎng)靈襟。
且學(xué)渠根本,篇章莫費(fèi)吟。
注釋參考
憂世
為時世或世事而憂慮。《孔叢子·記義》:“ 孔子 讀《詩》,及《小雅》喟然嘆曰:‘吾……於《節(jié)南山》,見忠臣之憂世也?!?唐 杜甫 《西閣曝日》詩:“胡為將暮年,憂世心力弱?!?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不肖株守 黃麻 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覽 黃鶴 之勝,尚未眺 晴川 、游 九峯 也,即蒙憂世者有左道惑眾之逐。” 郭沫若 《蒲劍集·屈原考》:“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輕薄者的懷才不遇,而是憂世憤俗,不忍看到祖國淪亡,人民流離無告。”
良知
良知 (liángzhī) 天賦的道德觀念 conscience 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盡學(xué)》 好友;知己 good friend;innate knowledge and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ntuitiveknowledge 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x靈運(yùn)《游南亭》王遂名句,贈薜道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