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從伊水側(cè)
出自南北朝謝朓《和宋記室省中詩(shī)》:
落日飛鳥還。
憂來(lái)不可極。
竹樹澄遠(yuǎn)陰。
云霞成異色。
懷歸欲乘電。
瞻言思解翼。
清揚(yáng)婉禁居。
秘此文墨職。
無(wú)嘆阻琴尊。
相從伊水側(cè)。
注釋參考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薄稘h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jī),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詩(shī):“相從結(jié)茆舍,曝背談金鑾?!?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貍》:“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p>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蘇軾 《岐亭》詩(shī)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lái)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里的理無(wú),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里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伊水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欒川縣 伏牛山 北麓,東北流,在 偃師縣 楊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東流注入 洛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陽(yáng) 魯陽(yáng)縣 西 蔓渠山 ……又東北至 洛陽(yáng)縣 南,北入於 洛 ?!?南朝 陳 徐陵 《新亭送別應(yīng)令》詩(shī):“風(fēng)吹臨 伊水 ,時(shí)駕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詩(shī):“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窮?!?/p>
謝朓名句,和宋記室省中詩(sh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