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馬鈺《香山會》
木金交,天地活,真真漸好。澄清淇寂深通奧。祥光瑞氣,把丹砂覆燾。方知得、人能弘道。仙承妙號。定是受、金書誥。玄中妙。凈中來到。心通意曉。這天機大道。當行教,薦赴蓬島。
注釋參考
知得
(1).知所獲取?!兑住で罚骸啊骸疄檠砸?,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喪?!?/p>
(2).謂彼此投契。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孟府君傳》:“﹝ 孟嘉 ﹞及歸,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舊交。”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萬章下》:“知得方是友得,所以相知難也?!?/p>
(3).曉得。 宋 張元干 《柳梢青》詞:“入戶飛花,隔簾雙燕,有誰知得?!薄缎咽篮阊浴ず沾笄溥z恨鴛鴦絳》:“﹝ 蒯三 ﹞卻又知得恁般詳細。必定是我菴中有人走漏消息,這奴狗方纔去報新聞?!?清 董均 《鵲踏枝》詞:“客里亦家家亦客,近來心緒誰知得?!?/p>
弘道
(1).弘揚大道,弘揚正道。《論語·衛(wèi)靈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規(guī)諫太子》:“盡情義以兼極,諒弘道之在人。” 清 梅曾亮 《吳府君墓表》:“儒者避其名而不復(fù)權(quán)其義,世因以儒之行病不廣大,豈所謂能弘道者乎?”
(2).大道;正理。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上則崇稽古之弘道,下則闡長世之善經(jīng)?!薄段倪x·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皇上繼隆,經(jīng)教弘道?!?李周翰 注:“以經(jīng)教天之大道也?!?/p>
馬鈺名句,香山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