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早春憶微之》:
昏昏老與病相和,感物思君嘆復(fù)歌。
聲早雞先知夜短,色濃柳最占春多。
沙頭雨染斑斑草,水面風(fēng)驅(qū)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惡,其如難見故人何。
注釋參考
昏昏
(1).昏暗貌;陰暗貌。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樂浪 之東,有背明之國……在 扶桑 之東,見日出于西方,其國昏昏常暗,宜種百穀?!?南朝 陳 陰鏗 《行經(jīng)古墓》詩:“霏霏野霧合,昏昏隴日沉?!?宋 洪邁 《夷堅(jiān)乙志·云溪王氏婦》:“步於沙莽中,天氣昏昏,不能辨早暮?!?明 貝瓊 《殳山隱居夏日》詩:“病客從教懶出村,兩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独献印罚骸氨娙苏颜眩要?dú)昏昏。”《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清 蕭山庸閑叟 《秋女士贊》:“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危言為人所不樂聞,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詞》:“蠻弦 代 寫曲如語,一醉昏昏天下迷?!?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薛賀州》:“ 鄭 人 薛鋭 仲藏 為 賀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緒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薄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霸缟祥_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葉圣陶 《城中·微波》:“他腦際有點(diǎn)昏昏,口里非??试??!?/p>
(4).視力昏花模糊。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兩目昏昏然,不甚見物?!?/p>
相和
相和 (xiānghè) 互相應(yīng)和 in proper proportion;in step with each other 當(dāng)哭相和也?!濉?林覺民《與妻書》感物
(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段倪x·班彪<王命論>》:“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呂公 覩形而進(jìn)女?!?李善 注:“《漢書》曰: 高祖 常從 王媼 、 武負(fù) 貰酒,時(shí)飲醉臥, 武負(fù) 、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p>
(2).見物興感。 唐 韓愈 《薦士》詩:“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薄对娍?977年第11期:“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詠志耳?!?/p>
(3).感動(dòng)或感化他物。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dòng)氣而入微?!薄逗鬂h書·邳彤傳》:“一夫荷戟大呼,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dòng)民其如此者也?!?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dá)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政之感人,猶氣之感物也?!?/p>
白居易名句,早春憶微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作者:佚名作品:菩薩蠻·枕前發(fā)盡千般
- 只恐夢征他日去,又須疑向鳳池傍
- 新秋入破宅,疏淡若平郊。作者:皮日休作品:新秋言懷寄魯望三十韻
- 九十九峰江上山,乾坤爾闊我中間作者:魏了翁作品:和虞退夫見貽生日詩韻
- 洛水湘娥剪曉冰,枝頭五出幻飛霙作者:舒岳祥作品: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絕
-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 受恩凡兩世,焉敢恝無情作者:方回作品:次韻呂肖卿講學(xué)三首
- 云恐春風(fēng)惡,吹開枝高低作者:舒邦佐作品:以昌黎驗(yàn)長常攜尺為韻賦筍五首
- 自憐蓬逐吹,不得與良游。作者:歐陽詹作品:和嚴(yán)長官秋日登太原龍興寺閣野望
- 騏驥不何駕鼓車,鏌铘郁郁猶沖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