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出自先秦 老子《老子·德經(jīng)·第四十四章》:
摘自《老子·德經(jīng)·第四十四章》
解釋: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原文摘要: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注釋參考
必大
謂后世必然興旺。語出《左傳·僖公十五年》:“且吾聞 唐叔 之封也, 箕子 曰:‘其后必大。’ 晉 其庸可冀乎?” 唐 嚴維 《送李秘書往儋州》詩:“ 玄成 知必大,寧是泛滄浪?!?/p>
厚亡
亡失很多。《老子》:“知盈而持,知鋭而揣,已為不善,況盈不持而金玉滿堂者乎?將多藏厚亡,莫之能守矣!” 唐 白居易 《閑坐看書貽諸少年》詩:“多取終厚亡,疾驅(qū)必先墮?!?/p>
知足不辱
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独献印罚骸爸悴蝗瑁共淮?,可以長久。”《晉書·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 漢 二 疏 ,辭官歸里,所謂知足不辱者也。”亦作“ 知止不辱 ”。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二》:“太傅 疎廣 謂少傅 受 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薄对贰げ旌眰鳌罚骸癌z 察罕 ﹞嘗以病請告……顧 李孟 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p>成語解釋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知足不辱出處《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薄稘h書·疏廣傳》:“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使用例句常言:“知足不辱?!惫偃艘思绷饔峦耍瑸樯搅謯世现?。
知止不殆
謂適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險?!独献印罚骸爸悴蝗?,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疏廣傳》:“ 廣 謂 受 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宋 蘇軾 《黃州安國寺記》:“﹝ 繼連 ﹞為僧首七年,得賜衣,又七年,當賜號…… 連 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謝去?!币嘧鳌?知足不殆 ”。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二》:“太傅 疎廣 謂少傅 受 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可以
可以 (kěyǐ) 表示可能或能夠 can;may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獫h· 賈誼《論積貯疏》 表示許可 現(xiàn)在你可以走了 不壞;還好 not bad;passable;pretty good 她的英語還可以 很;厲害 awful;very;extremely 這真閑得可以長久
長久 (chángjiǔ) 時間延續(xù)很長 for long; permanently;for a long time 不是長久之計老子名句,老子·德經(jīng)·第四十四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