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錢起《送王相公赴范陽》
翊圣銜恩重,頻年按節(jié)行。安危皆報國,文武不緣名。
受脤仍調鼎,為霖更洗兵。幕開丞相閣,旗總貳師營。
料敵知無戰(zhàn),安邊示有征。代云橫馬首,燕雁拂笳聲。
去鎮(zhèn)關河靜,歸看日月明。欲知瞻戀切,遲暮一書生。
注釋參考
受脤
(1).古代出兵祭社,其名為宜。祭畢,以社肉頒賜眾人,謂之受脤?!蹲髠鳌らh公二年》:“帥師者,受命于廟,受脤于社。” 杜預 注:“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也?!?/p>
(2).稱受命統(tǒng)軍為“受脤”?!逗鬂h書·皇甫嵩朱俊傳論》:“ 皇甫嵩 、 朱儁 并以上將之略,受脤倉卒之時。” 唐 錢起 《送王相公赴范陽》詩:“受脤仍調鼎,為霖更洗兵?!?明 尹耕 《上谷歌》:“時名受脤當關將,歲德臨分破陣年?!?清 鈕琇 《觚賸·圓圓》:“天子尚隆推轂之儀,將軍獨耑受脤之柄?!?/p>
調鼎
(1).烹調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嘆曰:‘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yǎng)赴東都》詩:“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薄枪湃苏{鼎用梅醢也?!?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八:“《農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 吳 人調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其遇 湯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元 薩都剌 《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jīng)調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鼎,無端怨失弓。”
(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p>
洗兵
(1).傳說 周武王 出師遇雨,認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 紂 滅 商 ,戰(zhàn)爭停息。事見 漢 劉向 《說苑·權謀》。后遂以“洗兵”表示勝利結束戰(zhàn)爭。 唐 劉長卿 《平蕃曲》之一:“吹角報蕃營,迴軍欲洗兵?!?清 侯方域 《擬上遣官致祭先師孔子闕里群臣謝表》:“隔朝之曠典,洗兵於此重逢;一代之休風,振鐸自茲勿替?!?/p>
(2).謂出師遇雨。 南朝 梁簡文帝 《隴西行》之二:“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云。” 唐 戴叔倫 《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詩:“洗兵救 衛(wèi) 郡,誘敵討 幽 都?!?/p>
錢起名句,送王相公赴范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