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五里排琨瑤,行人不憂滄海潮
出自宋代佚名《蔡忠惠祀歌洛陽(yáng)橋》:
一望五里排琨瑤,行人不憂滄海潮。
沖沖來(lái)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還朝,玉虹依舊橫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遼,
注釋參考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shī):“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fēng)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zhǎng)?!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皝辛⒉萜?,一望并無(wú)客旅?!薄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案魤σ煌锩嫠皼_霄,松聲滿耳,香煙冷落,殿宇荒涼?!?/p>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shí)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jiàn)貝闕蓬壺一望中?!薄度龂?guó)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薄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拔疫@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wèi)國(guó) ?!?/p>
里排
明 代賦役法,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zhǎng);馀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輪流由里長(zhǎng)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稅;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輪值充當(dāng)?shù)睦镩L(zhǎng),稱“里排”。 清 初仍之。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馬政》:“ 宛平 地畝與各衙門什伍犬牙。民貧,駕言餘地,售之貴介;里排不敢問(wèn),則為逃絶。而冊(cè)載虛數(shù),實(shí)犂然如舊?!?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催徵》:“催徵花戶錢糧,惟憑里長(zhǎng);而里甲之總催,又有輪充排年。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慣衙門者鉆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攬?!眳㈤啞睹魇贰な池浿疽弧贰ⅰ肚迨犯濉な池浿径?。
琨瑤
(1).皆美石?!段倪x·左思<吳都賦>》:“其琛賂則琨瑤之阜,銅鍇之垠、火齊之寶、駭雞之珍?!?劉逵 注:“琨瑤,皆美石也?!?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yīng)令》:“ 玄圃 棲金碧, 靈澗 挹琨瑤?!?唐 沉亞之 《古山水障賦》:“擲琨瑤于吶口兮,若含冰以咀蘭?!薄端问贰?lè)志十》:“福流瓚斝,光燭琨瑤?!?/p>
(2).比喻杰出的人材。《孽?;ā返谑兀骸叭凰盏亩际切〔菁?xì)材,不足稱道,哪里及老師這回東南竹箭,西北琨瑤,一網(wǎng)打盡呢!”
行人
行人 (xíngré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huì)其行人發(fā)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cuò)縮,厥圖不果?!度龂?guó)演義》 行人駐足聽(tīng)?!队衽_(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guò)者問(wèn)行人 行人但云點(diǎn)行頻滄海
滄海 (cānghǎi) 大海。以其一望無(wú)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deep blue sea;the sea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稑?lè)府詩(shī)集·曹操·步出夏門行》佚名名句,蔡忠惠祀歌洛陽(yáng)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