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捉筆大書,或脫口賦詩(shī)
出自宋代蘇泂《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
先生天下名,有耳誰不知。
區(qū)區(qū)以蠡測(cè),于海徒贅辭。
弟子事先生,丱角以至斯。
文章起嬰慕,德行隨蕭規(guī)。
昨聞掛衣冠,固共識(shí)者疑。
豈期平生學(xué),終郁海里施。
先生健而武,神志元未衰。
每登漁隱堂,再拜奉履綦。
留我坐終日,誨我忘其疲。
送我出重門,行步又若飛。
或捉筆大書,或脫口賦詩(shī)。
或時(shí)幾酌我,自倒金屈卮。
我出謂客言,先生壽期頤。
上為天下賀,下以賀吾師。
在郊一角麟,藏六五總龜。
先生固高世,而世肯我違。
情知渭濱載,謾道淵明歸。
果然一札下,未覺十年遲。
堂堂孝廟史,當(dāng)代誰宜為。
二十八年間,凡事公見之。
英靈果在天,筆削詎敢私。
矧惟陛下圣,益重黃發(fā)咨。
湖山晚無用,遭逢乃今茲。
先生顧謂我,萬物各有時(shí)。
注釋參考
捉筆
執(zhí)筆?!度龂?guó)志·蜀志·許靖?jìng)鳌贰?歆朗 ……咸與 靖 書” 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 《魏略》載 王朗 與 許靖 書:“捉筆陳情,隨以喜笑。”《新唐書·楊師道傳》:“捉筆賦詩(shī),如宿構(gòu)者?!?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序》:“因追思捉筆紀(jì)録,不覺盈軸,以《游宦紀(jì)聞》題之?!?清 顧莼 《高陽(yáng)臺(tái)·庚申九日游歸田園作》詞:“想花圍酒陣,舞榭歌廊;捉筆題糕,他時(shí)應(yīng)説清狂?!?/p>
大書
大書 (dàshū) 曲藝中的一種,如評(píng)書、彈詞等 popular stories;storytelling脫口
率意出口。《水滸傳》第二八回:“村僕不省得事,脫口便對(duì)兄長(zhǎng)説知,這卻如何造次説得!”《明史·徐文華傳》:“言甫脫口,而禍患隨之,亦可哀也?!?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余大惑,問題不覺脫口?!?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六:“‘你管不著?!?吳家富 脫口說出。”
賦詩(shī)
吟詩(shī);寫詩(shī)?!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百x詩(shī)斷章,余取所求焉?!?唐 王維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詩(shī):“紗帽烏皮幾,閒居懶賦詩(shī)。”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長(zhǎng)在 北平 的書香門第,下棋,賦詩(shī),作畫,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時(shí)間?!?/p>
蘇泂名句,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開嘜K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