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揚正賴扶風憲,欽恤惟存布德音
出自宋代陳文蔚《送趙德勤將漕淮東》:
才難嘆息古猶今,使節(jié)雙持委寄深。
真主厲精思吏治,累朝忠孝結(jié)人心。
激揚正賴扶風憲,欽恤惟存布德音。
吏稱民安兩無事,不妨丹扆獻規(guī)箴。
注釋參考
激揚
激揚 (jīyáng) 激濁揚清 drain away the mud and bring in fresh water;cast out the wicked and cherish the virtuous;drive out evil and usher in good;eliminate vice and exalt virtue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激奮昂揚 excited and indignant;be roused to action;encourage;impel;urge 激揚的歡呼聲 使激奮昂揚 urge 激揚士氣風憲
(1).風紀法度?!逗鬂h書·皇后紀序》:“爰逮 戰(zhàn)國 ,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致破國身亡,不可勝數(shù)?!?唐 竇常 《和裴端公樞蕪城秋夕簡遠近親知》:“ 漢 廷風憲在,應(yīng)念匪躬人。” 孫中山 《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中國 從古以來,本有御史臺主持風憲,然亦不過君主的奴僕,沒有中用的道理?!?/p>
(2).古代御史掌糾彈百官,正吏治之職,故以“風憲”稱御史。 唐 元結(jié) 《辭監(jiān)察御史表》:“臣自布衣,未踰數(shù)月,官忝風憲,任廉戎旅?!?宋 司馬光 《初除中丞上殿札子》:“臣蒙陛下圣恩,拔於眾臣之中,委以風憲,天下細小之事,皆未足為陛下言之?!?/p>
(3).泛指監(jiān)察、法紀部門。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風憲之地,執(zhí)守是先;才智之淵,選掄不易。” 清 李漁 《憐香伴·冤褫》:“他懷恨教官,方才在門外相值,不分師長,開口就駡,揮拳就打,故此驚了風憲?!?/p>
(4).莊嚴整飭;威風。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索元》:“到 長安 日邊。果然風憲,九市三街排場遍?!?清 李漁 《玉搔頭·得像》:“奉旨尋簪忒風憲,地皮翻盡何曾見?”
欽恤
見“ 欽恤 ”。
亦作“ 欽卹 ”。謂理獄量刑要慎重不濫,心存矜恤。語本《書·堯典》:“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南朝 宋 劉彧 《寬刑詔》:“朕務(wù)存欽卹,每有矜貸。” 唐 白居易 《止獄措刑策》:“至若盡欽恤之道,竭哀矜之誠,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此五者恤刑之法也?!?宋 曾鞏 《代太平州知州謝賜欽恤刑獄敕書表》:“臣與被德音,當宣上意,惟盡哀矜之理,庶符欽恤之心?!?明 李東陽 《送顧天錫員外審刑山西》詩:“況奉欽恤詔,正當蠲滌辰?!?/p>
德音
(1).善言?!对姟ぺL·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 箋:“夫婦之言無相違者,則可與女長相與處至死?!焙笠嘤靡詫e人言辭的敬稱。《魏書·宗欽傳》:“足下兼愛為心,每能存顧,養(yǎng)之以風味,惠之以德音?!?唐 韓愈 《高君畫贊》:“遺書一張,德音不忘?!?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倘能先賜德音,猶所說豫大慶?!?/p>
(2).猶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語、教令?!秶Z·楚語上》:“忠信以發(fā)之,德音以揚之?!?/p>
(3).用以指帝王的詔書。至 唐 宋 ,詔敕之外,別有德音一體,用于施惠寬恤之事,猶言恩詔。 漢 桓寬 《鹽鐵論·詔圣》:“ 高皇帝 時,天下初定,發(fā)德音,行一切之令,權(quán)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應(yīng)蟲蝗、水旱、災(zāi)傷及德音赦書蠲放稅賦,及蠲免欠負,并具實數(shù),供報當院?!薄镀缴嚼溲唷返谑兀骸皡s又不知向何方流蕩,竟無跡跡,以辜朝庭德音?!?/p>
(4).指朝廷所定的正統(tǒng)音樂?!抖Y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p>
(5).好名聲?!对姟め亠L·狼跋》:“公孫碩膚,德音不瑕?!?朱熹 集傳:“德音,猶令聞也?!薄对姟ば⊙拧つ仙接信_》:“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晉 葛洪 《<抱樸子外篇>自敘》:“高勛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雖沉鑠於淵壤,美談飄颻而日載?!?明 何景明 《古怨詩》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陳文蔚名句,送趙德勤將漕淮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