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枝何不定,忽忽到佳城
出自宋代呂祖謙《葉子山右史父宣義挽章二首》:
經(jīng)笥深無底,高談一座傾。
置身初濩落,有子晚光榮。
命服鄉(xiāng)閭賀,安輿里巷迎。
風枝何不定,忽忽到佳城。
注釋參考
風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養(yǎng)。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慟甚風枝,悲深霜露?!眳⒁姟?風樹 ”。
(2).風吹拂下的樹枝。 唐 戴叔倫 《客夜與故人偶集》詩:“風枝驚暗鵲,霜草覆寒蛩。”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南唐 有畫,黃頭子數(shù)十枚集于風枝上?!?/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