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億《秋夕池上》:
蓮塘帶戈林,清吹滌煩襟。
泉咽猶鳴玉,臺(tái)傾舊築金。
僵桃蟲(chóng)自蠹,怪石蘚交侵,此夜悲秋客,煙蛩亦伴吟。
注釋參考
桃蟲(chóng)
(1).鳥(niǎo)名。即鷦鷯?!对?shī)·周頌·小毖》:“肇允彼桃蟲(chóng),拚飛維鳥(niǎo)。” 朱熹 集傳:“桃蟲(chóng):鷦鷯,小鳥(niǎo)也?!?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摩尼不宵朗,則無(wú)別於磧礫;化鯤不凌霄,則靡殊於桃蟲(chóng)?!?宋 梅堯臣 《通判桃花廳》詩(shī):“花底有小鳥(niǎo),其字曰桃蟲(chóng)。既於桃得名,為桃言女工?!?/p>
(2).桃樹(shù)上的蠹蟲(chóng)。 隋 江總 《南越木槿賦》:“井上桃蟲(chóng)難可雜,庭中桂蠧豈見(jiàn)憐?!?/p>
怪石
(1).似玉的美石?!稌?shū)·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薄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 薄山 之首曰 茍牀之山 ,無(wú)草木,多怪石?!?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宋 蘇軾 《后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wú)遠(yuǎn)不到。” 唐 方干 《題故人廢宅》詩(shī)之一:“閒花舊識(shí)猶含笑,怪石無(wú)情更不言?!?/p>
交侵
迭相侵犯。《后漢書(shū)·謝弼傳》:“昔 周襄王 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薄吨軙?shū)·異域傳論》:“然則敵有餘力,我無(wú)寧歲,將士疲於奔命,疆埸苦其交侵。” 明 唐順之 《讀<春秋>》:“《小雅》未廢而四夷不敢交侵,《小雅》盡廢而后四夷交侵?!?/p>
悲秋
悲秋 (bēiqiū) 看到秋無(wú)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feel sad with withered plants in the autumn 閑庭欹枕正悲秋?!?jiǎng)⒓嬖?shī)楊億名句,秋夕池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