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出自宋代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yīng)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叢林參飽三條篾,云夢等閑八九吞。
注釋參考
本真
本真 (běnzhēn) 本源;真相;本來面貌 the real look 掩蓋本真 〈方〉∶純潔真誠 single and sincere 為人本真生滅
(1).佛教語。依因緣和合而有,謂之“生”;依因緣離散而無,謂之“滅”。 南朝 宋 謝靈運 《<維摩經(jīng)>十譬贊·電》:“倏爍驚電過,可見不可逐。恆物生滅后,誰復(fù)覈遲速?!?唐 顧況 《贈僧》詩之二:“更把浮榮喻生滅,世間無事不虛空?!?清 陳維崧 《念奴嬌·春日同緯云南畊遍歷南岳諸園林》詞:“何限向來哀樂事,一笑浮漚生滅?!?/p>
(2).猶生死。 唐 王維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有無斷常見,生滅幻夢受?!?宋 范成大 《太師陳文恭公挽詞》:“夢已 商 人奠,身猶 漢 相朝;古來賢達意,生滅兩消搖?!?/p>
真如
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恒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jīng)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明 屠隆 《曇花記·西游凈土》:“霞幢被,寶座趺,靈光隨處現(xiàn)真如?!薄都t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范文瀾 《唐代佛數(shù)·佛教各派》:“事物生滅變化,都不離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事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p>
釋正覺名句,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初來未信鬼啾唧,坐久忽覺神凄楚
- 青絲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彈指過作者:文天祥作品:陳貫道摘坡詩如寄以自號達者之流也為賦浩浩
- 嘯倚上都門外者,如何夷甫卻先知
- 扶杖老人心未老,堪咍作者:黃叔達作品:南鄉(xiāng)子
- 秋風(fēng)聞雁過,老淚沾衣巾作者:陸游作品: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
- 塞上綿應(yīng)折,江南草可結(jié)作者:張說作品:冬日見牧牛人擔(dān)青草歸
- 竹外天空曉,谿頭雨自晴
- 清談仍痛飲,應(yīng)作畫圖傳作者:喻良能作品:十一月二日與陸明府陳廣文黃使君吳都曹江廣
- 馬頭浮喜色,已被鵲先知
- 秋風(fēng)起鴻雁,我亦繼華躅作者:蘇軾作品: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fù)次韻答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