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雜詠一百首項橐》:
義理無窮盡,雖丘或未知。
老聃與項橐,圣豈有常師。
注釋參考
項橐
《戰(zhàn)國策·秦策五》:“ 甘羅 曰:‘夫 項槖 生七歳而為 孔子 師,今臣生十二歳於茲矣!君其試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項槖”代稱早慧的兒童。 唐 路德延 《小兒師》詩:“ 項橐 稱師日, 甘羅 作相年?!?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 梁鳴泉 公五歲在父抱中,輙請得即日就師學。父紿之云:‘今破日不佳耳。’公曰:‘以破吾愚,豈不佳!’父大驚異,每語人:‘吾斯知 項橐 黃童,非俊物也?!?/p>
常師
固定的老師。《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晉 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 蟠 學無常師,博覽無不通?!?唐 韓愈 《師說》:“圣人無常師?!?/p>
劉克莊名句,雜詠一百首項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