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孟子《敢問夫子惡乎長》: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注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 “何謂知言?” 曰:“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發(fā)于其政,害于其事。
圣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
注釋參考
圣人
圣人 (shèngrén)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啤?韓愈《師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孟子名句,敢問夫子惡乎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戲書——— 歐陽修〔宋代〕
-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丁蘭——— 林同〔宋代〕
- 得雨偶書——— 鄭剛中〔宋代〕
- 海山——— 陸游〔宋代〕
- 鷓鴣天(題趙次山魚樂堂)——— 戴復古〔宋代〕
- 送乘叔羽寺丞持節(jié)淮東二首——— 楊萬里〔宋代〕
- 二月十六日夜獨酌思歸四首——— 方回〔宋代〕
- 水調(diào)歌頭(壽詹天游)——— 劉辰翁〔宋代〕
- 挽封州太守趙次公二首——— 楊萬里〔宋代〕
- 雪村聞鵑——— 舒岳祥〔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