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上角巾傾,鼉怒龍吟醉不聽
出自宋代范成大《次韻答吳江周縣尉飲垂虹見寄》:
垂虹亭上角巾傾,鼉怒龍吟醉不聽。
安得對(duì)君浮大白,想應(yīng)嗤我汗新青。
夢(mèng)魂舞蝶隨春草,時(shí)節(jié)賓鴻點(diǎn)暮汀。
湖海扁舟須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
注釋參考
垂虹亭
亭名。在 江蘇 吳江縣 長(zhǎng)橋 上。 宋 仁宗 慶歷 年間縣令 李問 建。 蘇軾 自 杭州 移 高密 時(shí),曾與 張先 等在此亭飲酒。 宋 王安石 《送裴如晦宰吳江》詩:“他時(shí)散髮處,最愛 垂虹亭 ?!?宋 劉過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詞:“ 多景樓 前, 垂虹亭 下,一枕眠秋雨?!?/p>
角巾
(1).方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晉書·王導(dǎo)傳》:“則如君言, 元規(guī) 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fù)何懼哉!” 元 揭傒斯 《贈(zèng)淳真子張?zhí)拧吩姡骸帮w駟服五龍,角巾搖三花?!?清 戴名世 《一壺先生傳》:“ 一壺先生 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p>
(2).借指隱士或布衣。 唐 陳子昂 《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zhǎng)史楊府君碑》:“於是始以角巾應(yīng)命,褐衣詣闕?!?唐 高適 《答侯少府》詩:“江海有扁舟,丘園有角巾。”
(3).指歸隱。 清 趙翼 《黃天蕩懷古》詩:“ 建炎 第一功終屬,太息 西湖 竟角巾?!?/p>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xì)w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注:“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云至,虎嘯而谷風(fēng)轃。”《易·乾》“云從龍” 唐 孔穎達(dá) 疏:“龍是水畜,云是水氣,故龍吟則景云出?!?/p>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冻鯇W(xué)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zhǎng)笛,當(dāng)為作龍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xì),云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xì)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fēng)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 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fēng)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mèng)》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xì)細(xì)?!?/p>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巖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5).喻指君主的號(hào)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huì)如期,虎嘯風(fēng)生,龍吟云萃,固非偶然也。”
不聽
(1).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俄n非子·外儲(chǔ)說左下》:“ 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yù)者,而明察照羣臣?!薄逗鬂h書·伏湛傳》:“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后悔了,卻是遲了?!?/p>
(2).不允許?!侗笔贰の菏雷嫣涞奂o(jì)》:“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xué)……不聽私立學(xué)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p>
(3).不定罪?!抖Y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jiǎn)不聽。” 鄭玄 注:“簡(jiǎn),誠(chéng)也。有其意無其誠(chéng)者,不論以為罪。” 孔穎達(dá)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chéng)實(shí)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p>
范成大名句,次韻答吳江周縣尉飲垂虹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