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tái)暫俯臨,飛翼聳輕音
出自唐代褚亮《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tái)》:
高臺(tái)暫俯臨,飛翼聳輕音。
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回瞰周平野,開懷暢遠(yuǎn)襟。
獨(dú)此三休上,還傷千歲心。
注釋參考
高臺(tái)
(1).高建樓臺(tái)。《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tái)廣池,湛樂飲酒?!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捌溥m遇淫君……高臺(tái)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后人?!?/p>
(2).高的樓臺(tái)。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tái),臨四遠(yuǎn)而特建。”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黃帝 有高臺(tái),鞭石千秋輦道開?!?/p>
(3).比喻京師。《文選·曹植<雜詩>之一》:“高臺(tái)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tái),喻京師?!?/p>
(4).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jīng)》:高臺(tái)通天臨中野。”原注:“頭為高臺(tái)?!?/p>
俯臨
(1).居高臨下。 唐 李中 《廬山》詩:“ 靖節(jié) 門遙對(duì), 庾公 樓俯臨?!?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瑯邪秦碑》:“ 諸城 瑯邪臺(tái) 秦 碑,石壁俯臨海岸,高數(shù)十丈?!?/p>
(2).屈尊下臨。 宋 王安石 《答交代張廷評(píng)啟》:“更書始下,已傾自附之誠;賜問俯臨,重荷相存之意?!?/p>
(3).下至。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一:“帝渥俯臨,輿情共慶?!?/p>
飛翼
(1).謂展翅飛翔。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濯鱗清流,飛翼天衢。”
(2).指飛鳥。 南朝 梁武帝 《天安寺疏圃堂》詩:“晻曖矚游絲,出沒看飛翼?!?唐 杜甫 《哀江頭》詩:“飜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墜雙飛翼?!?清 王庭 《暗香·漢口夜泊》詞:“行客,眠未得。欲寄與暗懷,難附飛翼?!?/p>
褚亮名句,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亂山環(huán)合水侵門,身在淮南盡處村。作者:蘇軾作品:六年正月二十日復(fù)出東門仍用前韻
- 一滴清明寒食酒,萬家紅杏綠楊春作者:于石作品:清明次韻周君會(huì)
- 昏為蛟龍怒,清見云雨入作者:王昌齡作品:小敷谷龍?zhí)鹅糇?/a>
- 金鞍欲上故徐徐,想見華清被寵初
- 沿波式宴,其樂只且作者:崔知賢作品: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魚字)
- 一昨西風(fēng)散馬蹄,肯如接淅去東齊作者:陳造作品:再贈(zèng)澤卿商卿道舊三首
- 且偎隨、須有喜歡時(shí),待款款、說些道理
- 年年當(dāng)令節(jié),同獻(xiàn)玉泉家作者:崔敦詩作品: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太上皇后合六首
- 日暮山屏增紫翠,曉來天籟自簫笙
- 若在深洞中,半崖聞水聲



賽車空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