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議垂為相,風流頓已窮
出自宋代歐陽修《宋宣獻公挽詞三首》: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楊綰,故事問胡公。
物議垂為相,風流頓已窮。
仁言博哉利,獻替有遺忠。
注釋參考
物議
物議 (wùyì) 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 criticism from the people 止息物議 不屑物議。——《南史·謝幾卿傳》 [李] 泰每為之先拜, 圭亦以師道自居,物議善之。——《唐書·王圭傳》風流
風流 (fēngliú) 風采特異,業(yè)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loose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1|1}情特點或se{1|1}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流小說 風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遺風,流風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風度;儀表 demeanor;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唐· 杜甫《詠懷古跡》 風韻,多指好儀態(tài) charm [黛玉]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都t樓夢》歐陽修名句,宋宣獻公挽詞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0
糾錯
猜你喜歡
詩詞推薦
最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