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佚名《折楊柳歌辭五首》: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
蹀座吹長(zhǎng)笛,愁殺行客兒。
腹中愁不樂(lè),愿作郎馬鞭。
。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
放馬兩泉澤,忘不著連羈。
。
擔(dān)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
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
。
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
蹕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
注釋參考
馬走
(1).馬夫;馬卒。 唐 元稹 《<白氏長(zhǎng)慶集>序》:“然而,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wú)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wú)不道?!?清 惲敬 《吳城萬(wàn)壽宮者祀》:“縉紳、大僚、牛童、馬走、婦人、稚子無(wú)不親事 真君 ,燠其寒,飫其嗛?!?/p>
(2).謙辭。“ 牛馬走 ”的省稱。 清 曾國(guó)藩 《五箴·有恒箴》:“天君司命,敢告馬走?!?/p>
見得
見得 (jiàndé) 看得出來(lái);可以確定 seem;appear 怎么見得他會(huì)輸?馬騎
(1).坐騎。《大唐秦王詞話》第十六回:“巨斧半輪月,長(zhǎng)槍掉尾蛟;馬騎翻海獸,出陣果英豪?!?/p>
(2).指騎兵。《英烈傳》第七十回:“因集馬騎步卒,一齊直趨 臨洮府 正東五里 紫蘭灘 安營(yíng)?!?/p>
佚名名句,折楊柳歌辭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