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俠《示廬山寺老勝師》:
離鄉(xiāng)十九年,日有如年久。
歸來山水依然,人物存亡半非舊。
廬阜之前這舅宅,此寺如我東西家。
每來舅家必到此,粵自齒稚今疏牙。
庾嶺閩山四千里,青衫謫逐自我始。
筑臺(tái)東望幾凄涼,親故滿前爭不喜。
林下相逢真實(shí)人,非戚非疏非故新,執(zhí)手之言行處親。
是以還家一百二十日,五回松下問禪因。
此身非我身,有君有父,有神有民。
俯仰回環(huán)知有待,古之人居不黔突,行不已輪。
師住無住,我動(dòng)非動(dòng)。
夾不須迎,去不須送。
聚散會(huì)離,百年一夢。
大千沙界等間言,尋常只把毫端弄。
注釋參考
廬阜
廬山 。 南朝 梁 劉孝綽 《酬陸長史倕》詩:“ 廬阜 擅高名,岧岧凌太清?!?唐 孟浩然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江路經(jīng) 廬阜 ,松門入 虎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慎虛》:“﹝ 劉慎虛 ﹞后欲卜隱 廬阜 ,不果?!?/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