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莫濟《次韻梁尉秦碑》: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群臣諂佞仙藥遠,死生治亂分兩岐。
山靈不可守碑記,片段應作龜床支。
陵谷雖存世代異,耳目雙被誕者欺。
只余紙本落人世,千古遺臭東南崖。
我聞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見非昔時。
何山距縣四十里,符合傳記壯且奇。
眾峰乃是子孫行,古木幾換蛟龍枝。
指東作西未足怪,父老流傳從小兒。
政如涂山玉帛會,漫不可考歲久之。
梁君吏隱年甚少,郁郁寸角初解麋。
裹糧挈榼訪古跡,氣味蕭散如分司。
忽聞片石在絕頂,小篆無乃斯翁為。
手披荊棘訶虎兕,拄杖直叩山頭皮。
模糊豈復有字畫,此物及見秦亂離。
當時威勢振天下,不言慘毒民嗟咨。
乘輿所至為刀鋸,方岳何暇安禮儀。
關中屢棄百二險,歷數(shù)浪指億萬期。
君臣乃爾自賢圣,鯁論不復相瑕疵。
陳跡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脫頤。
興亡俄頃三嘆息,撫掌重閱太史辭。
假使玉箸余筆畫,文過其實世所嗤。
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應悔燔書詩。
注釋參考
君臣
(1).君主與臣下?!兑住ば蜇浴罚骸坝懈缸樱缓笥芯?;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y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胺街凭己沃^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薄对企牌呋`》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癥,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diào)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調(diào)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diào)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乃爾
(1).猶言如此。 三國 魏 曹操 《楊阜讓爵報》:“ 姜敘 之母,勸 敘 早發(fā),明智乃爾?!?宋 楊萬里 《觀雪》詩:“屑云作粉如何濕,琱玉為花乃爾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
(2).竟然如此?!逗鬂h書·方術傳下·薊子訓》:“道過 滎陽 ,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 子訓 曰:‘乃爾乎?’”
賢圣
(1).道德才智極高?!读w·盈虛》:“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圣則國安而民治。”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室三母》:“蓋 太姜 淵智非常,雖 太王 之賢圣,亦與之謀?!?宋 洪邁 《容齋三筆·吾家四六》:“念疊矩重規(guī),當賢圣之君七作?!?/p>
(2).道德才智極高的人?!稇?zhàn)國策·趙策二》:“故去就之變,知者不能一;遠近之服,賢圣不能同?!?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聞; 魯國 巖巖,賢圣之餘風可墜。”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陸中丞》:“六歲受《孝經(jīng)》、《論語》,以古賢圣自期。” 郁達夫 《初秋雜感》詩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來賢圣不言貧?!?/p>
(3).佛;菩薩。
(4).賢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稱。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詩:“岑寂園廬何所對,酒中賢圣藥君臣?!眳⒁姟?賢人 ”。
鯁論
(1).剛直的言論?!端问贰し都?nèi)蕚鳌罚骸笆鼛柞喺摷沃\,日聞忠告?!?/p>
(2).剛直地發(fā)表言論。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九:“予觀 顏平原 書,凜凜正色,如在廊廟直言鯁論,天威不能屈?!?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下》:“公( 陸宣公 )處昏邪臣間,直言鯁論,未嘗有所屈?!?/p>
瑕疵
瑕疵 (xiácī) 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點,后泛指一切缺點 spot 指前人之瑕疵。——唐· 韓愈《進學解》 指摘毛病 blame莫濟名句,次韻梁尉秦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