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詞典 漢英詞典 日漢詞典 漢日詞典 韓中詞典 中韓詞典 德中詞典 中德詞典 法中詞典 中法詞典 英語造句 英文縮寫
漢語詞典 漢語字典 成語詞典 說文解字 近反義詞 書法字典 詩詞名句 詩詞古文 中文造句 勵志名言
古代消暑用具。又稱青奴、竹奴。編青竹為長籠,或取整段竹中間通空,四周開洞以通風(fēng),暑時置床席間。 唐 時名竹夾膝,又稱竹幾,至 宋 始稱竹夫人。 宋 蘇軾 《送竹幾與謝秀才》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 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蓋俗謂竹幾為竹夫人也?!?宋 陸游 《初夏幽居》詩之二:“瓶竭重招麴道士,牀頭新聘竹夫人?!?清 趙翼 《陔馀叢考·竹夫人湯婆子》:“編竹為筒,空其中而竅其外,暑時置牀席間,可以憩手足,取其輕涼也,俗謂之竹夫人。按 陸龜蒙 有《竹夾膝》詩,《天祿識餘》以為即此器也,然曰夾膝,則尚未有夫人之稱,其名蓋起于 宋 時。”參見“ 竹幾 ”。
古時消暑的器具。由光滑精細(xì)的竹皮編製成長圓形的竹籠,籠長大約五尺,徑寬五、六寸,一端有底,一端開口,可置於床席間,可憩臂休膝,作用如今天的抱枕。四周有空隙,可吸收汗水,亦可加入薄荷葉、梔子花等鮮花香草,具有清神怡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