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
詞典解釋
(1).白色的馬?!?a href="/hycd/z/z125891.htm" target="_blank">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guó)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huì)》:“分經(jīng)來(lái)白馬,洗鉢起黃龍?!?方然 《白色花·報(bào)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fēng)來(lái)了,別讓細(xì)砂與你長(zhǎng)長(zhǎng)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p>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a href="/hycd/s/s289584.htm" target="_blank">史記·呂太后本紀(jì)》:“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wú)余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岳 ,血白馬以祭?!?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里 ?!?a href="/hycd/c/c54610.htm" target="_blank">參見“ 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戰(zhàn)國(guó)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薄?a href="/hycd/h/h235409.htm" target="_blank">韓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p>
(6).古縣名。 春秋 衛(wèi)國(guó)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a href="/hycd/s/s233462.htm" target="_blank">三國(guó)志·魏志·武帝紀(jì)》:“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 ?!?/p>
(7).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黃河 ,驛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shī)》:“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shī)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lái)應(yīng)悔賣 盧龍 。’”參見“ 白馬清流 ”。
- 眾魚應(yīng)餌骨,多士盡餔糟——— 竇常謁三閭廟
- 所喜同舟者,清贏亦好吟——— 徐璣泊舟呈靈暉
- 可愛(ài)白云翁,前溪檥釣篷——— 賀鑄和人游白云莊二首之二
- 山拱羅城四面,柳營(yíng)橫接江東。——— 陳德武西江月
- 數(shù)聲綠樹黃鸝曉,如笑從前著意聽——— 陸九淵聞鶯
- 洛浦雖有蔭,騷人聊自怡——— 陸龜蒙奉和襲美公齋四詠次韻小桂
- 何事久遲回——— 蕭衍戲題劉孺手板詩(shī)
- 平生白羽扇,欝結(jié)回我首——— 文天祥趙大監(jiān)時(shí)賞第一百一十九
- 當(dāng)令故關(guān)吏,還識(shí)棄繻生——— 司馬光又贈(zèng)謂之
- 魚鳥總情親——— 謝應(yīng)芳風(fēng)入松 寄朱原道為生日賀
- 7兔子傳奇



















